在近日召開的“健康北京·名家講堂——品質生活,腸‘釋’正能量”活動上,“腸道微生態”、“益生菌”等詞語成為大家的熱議話題。台灣陽明大學教授、被媒體稱為“便便博士”的蔡英傑老師,與眾位營養師和市民共同探討了“如何保護腸道健康”、“益生菌促進腸道健康”等方面的內容。
腸道健康更需要被重視
有數據顯示,僅39%的人群認為腸道狀況關乎身體健康,需要被重視。而多數人是在腸道疾病發生後才會意識到原來腸道也需要被“呵護”。當腸道問題發生後及時“撲火”可能會解決腹瀉、腹痛等“燃眉之急”,但對腸道造成的損傷已經形成,長期如此可能會誘發更嚴重的疾病。
“事實上,腸道健康應得到第一位的重視。”蔡教授認為,“腸道不僅負責營養吸收,提供人體所需的各種養分,同時它還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”,但這一點卻往往被人們忽視,其實腸道與身體健康有着密切的聯繫,樹立正確的腸道保護意識,養成科學飲食習慣才是健康的根本之道。
益生菌是腸道健康的守護者
提到細菌,你的腦海裡多半會湧現“壞的”、“疾病”等詞語。但蔡教授提醒:切不能將細菌“一棍子打死”。在每個人的腸道中都有一個龐大的細菌王國,這些細菌按其發揮的作用,可分為有益菌、有害菌和中性菌。在正常情況下,腸內菌群處於相對的平衡狀態,這種平衡與人體內部及外部條件息息相關,如年齡增長、不良飲食習慣、抽菸、熬夜、壓力大等因素,都會使腸內有害菌增多,如果出現腹瀉、便秘、腹脹等不適症狀,可能就是腸內菌群失衡所發出的“暗號”,要格外注意。因此主動攝取對人體有益的益生菌可以增加腸內有益菌的數量,防止腸道微生態環境失衡,從而保護人體的健康。
三大行動,讓腸道“逆生長”
活動現場,蔡教授為“腸囧族”們制定了腸道“減齡餐”:一是調整膳食營養結構,讓富含纖維素的蔬菜、水果進入每日菜單;二是保持規律作息和適量運動;三是每日為腸道補充適量的益生菌。如養樂多這類專門補充活性乳酸菌的飲品,特別在腸胃問題多發的夏秋交替之季,飯後喝一小瓶活性乳酸菌飲料,可以更好地保持腸道菌群的平衡狀態,讓我們的健康防患於未然,這也正是如今廣為人們所認知和接受的“益生菌健康法”。
*不少美容品號稱能“清理宿便,美容養顏,去脂減肥”。對此,專家表示,在醫學界上,人體沒有所謂“宿便”一說。消費者經常使用“清腸茶”等保健品,對身體健康很不利,可能會引發腸道紊亂,甚至令人患上結腸黑變病。
“宿便”概念子虛烏有
一條被廣泛轉載的微博介紹:“正常人體內有3~6公斤宿便,肥胖、便秘者體內則有7~11公斤宿便,這些便便無聲無息地囤積在你的大腸小腸裡。”
宿便到底是何物?“說宿便長年存在於體內,完全就是一種炒作。腸道不是下水道,不會在管壁上堆積垃圾。腸道有規律地運動,而且各段腸道的運動相互配合,不會出現某些大便長期黏着在腸壁上的情況。同時,在臨床醫療中沒有‘宿便’這個說法,完全是商家為商業目的杜撰出來的概念。”北京市隆福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李玉濤介紹說。
正常人體,食物在胃裡停留4至6小時,小腸8至10小時,大腸時間更長,從攝入到全部排出可能需要2至3天的時間,這是一個正常的消化過程。“正常人可以一天排便1~2次,或者1~2天排便1次,甚至2到3天排便1次都是正常的。但超過3天就可能有便秘、梗阻的可能性,需要到醫院就診進行藥物治療。”
“清腸排毒”易傷身
目前,市面上“清腸減肥茶”賣得紅紅火火。相關廣告稱,愛美女性都可以通過飲用該茶達到“清宿便,排腸毒”的功效。李玉濤介紹,市面上很多所謂“清腸茶”都有瀉藥成分,即使打着“純天然”的噱頭,比如番瀉葉和大黃就都是“純天然”的草本植物,中西醫也將其劃入瀉藥的範疇。而這類藥物之所以能對排便起到作用,是因為它們會刺激腸細胞,減少液體吸收,腸道內的水分多了,排便次數也就多了。
經過多年的臨床經驗,在給病人做結腸鏡時觀察到,正常人腸壁黏膜基本都是粉紅色的,長期服用瀉藥對腸道的不良影響顯而易見,有可能導致大量色素在腸黏膜中沉積,使結腸表面變成黑色,也就是醫生所說的結腸黑變病。
洗腸美容當心腸穿孔
不僅美容茶火熱,一種新型美容保健方式——洗腸正在流行開來。記者在淘寶上搜洗腸時,出現數千款標註為“洗腸機”、“家用灌腸機”等商品。一家美容機構客服人員告訴記者,“通過這種機器,能及時把體內的宿便與毒素排出,讓人體更健康、更漂亮。”
整形科美容中心主任張華表示,正規機構沒有洗腸是為了減肥或美容的,腸道殘渣是不會讓人發胖的,也不會影響身體健康。同時,洗腸洗得次數越多,對人體傷害就越大。經常洗腸會造成腸道的菌群失調,還會造成便意感不明顯,造成長期便秘。如果洗腸的水灌得過多,腸道還容易穿孔。
“人體自身能夠新陳代謝,有自我消除毒素的機制,如果不是便秘,不需要借助外力來排便。便秘患者要想順暢排便,則需要養成健康的排便習慣,定時排便,經常食用一些粗糧以及富含纖維素的蔬菜,多飲水、規律運動就可以改善便秘狀況。
留言列表